当前时间:
导航菜单
文章正文
两会关注:如何破解工业提质增效升级难题
作者:  发布于2014-09-16 23:36    文字:【】【】【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提质增效升级”,强调“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优化升级。”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提质增效升级任务繁重,迫在眉睫。两会代表、委员,尤其是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代表、委员对此进行了热议,分享经验,探讨出路和对策,并对创新引领工业提质增效升级达成共识。

  化解产能过剩

  当前,产能过剩已成为我国工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成为工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手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徐晓兰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24个工业产业,有22个产能相对过剩,产能过剩率达到80%以上,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业产能利用率偏低,过剩程度比较突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九洲电器集团董事长张正贵分析认为,唯GDP论英雄等因素,助长了相关行业产能盲目扩张,导致不论传统产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钢铁、水泥等部分产业存在绝对性的产能过剩。

  他强调减少政府对企业行为的直接干预,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有效地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通过提高财政奖励标准,落实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等措施,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他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杨元喜以北斗产业为例,对业内的跟风现象表示了担忧:“尽管我国北斗产业还不成熟,但企业已有上千家的规模,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现象。各省都想抓住北斗这个热点,做产业园区,但是北斗是高技术产业,并不需要这么多企业来做。我国北斗产业发展到了必须做规划的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震宇建议把化解过剩产能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明确“竞争力强弱”的衡量标准,对有一定竞争力但目前困难的产业,制定扶持政策帮扶其渡过难关;对竞争力较弱的产业,积极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等方式,推动其向终端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对于存在过度竞争的传统制造产业,通过联合建立境外工业园区等方式,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消化过剩产能。

  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的河北,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是工业发展的一道“必答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昌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说:“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和发展经济在一部分人看来似乎存在矛盾,但我认为是一致的,特别是河北在产业结构水平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大的情况下,需要淘汰落后产能释放一些环境要素来发展其他产业,以此带动产业水平整体提升,否则越发展越缺乏活力。”除技术改造和钢性淘汰外,河北主要通过兼并重组、区域的重新布局来化解和淘汰落后产能。在河北钢铁集团等企业成功重组的基础上,今年河北还将启动唐山和武安钢铁的重组计划。

  王昌认为,淘汰落后、化解产能过剩只是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创新驱动,提升现代产业水平。

  创新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徐一平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要重点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抢占竞争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要突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大幅度提高先进制造水平。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要着力培育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业态,引导企业建立新的赢利模式,以业态模式创新不断拓展新的更大发展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国防科工办主任李朝兴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天津也将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加快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力争把新一代信息服务产业打造成为引领天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上一篇:英德合作共建物联网 首相卡梅伦加大资金投入 下一篇:工信系统两会代表畅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苏州瑞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www.isch.com.cn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2-2018 苏州瑞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