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于3月24日-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首次出席核安全峰会,并将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在业界看来,同样因为核安全而沉默多时的核电发展或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目前的核电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就此,北京商报记者从电站现状、“出海”难题等六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梳理,六项发问揭示当前国内的核电现状。
王飞/制图
问之“差距”
中国核电发展情况究竟如何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内地核电开始起步。1984年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破土动工,至1991年12月15日成功并网。
中国核电从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30万千瓦秦山核电站起,目前已建成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13年8月底,共有17台机组相继投入商业运行,总装机容量约1475万千瓦。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的数据,早在2011年,全球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442个,核电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且当时几大全球核电强国拥有的机组数量就已是中国的数倍,具体为美国104个、法国58个、日本54个(世界核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数字为55)、俄罗斯32个、韩国21个、印度20个。
由于各国发展阶段不同,核电占比差异巨大。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核电占电力比重普遍在20%以上,法国电力75%来自核电,美国电力20%来自核电;印度、巴西、中国、南非、墨西哥等中等发展中国家,核电比例均不足5%。
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统计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17个核能发电国,基于2012年核能发电量,美国排名第1,中国排名第6;不过核电发电的占比方面,法国排名第1,中国排名几乎垫底。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核电仅占总发电量的2.1%,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虽然我国核电起步较晚,但是目前在建装机居世界首位。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在建核电机组31台,约占全球在建核电机组的40%。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此前表示,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预测,未来20年内全球将新增80-90台核电机组,这个数字甚至可能更大。他特别指出,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已经制订了大规模的核电发展计划。孟加拉、尼日利亚和越南等国也决定引进核电。
今年1月20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2014年,新增核电装机864万千瓦,较2013年实际新增221万千瓦,增加近3倍。
“目前我国核电总体处于总量不低、占比垫底的阶段,核电技术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随着治理雾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核电发展将逐渐复苏,在发电中占比有望稳步提升,装机容量也将快速增长,但是在技术、经验方面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林伯强说。
问之“安全”
技术能与安全画等号吗
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各国核电发展关注的焦点。2012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业内认为,虽然目前核电技术是安全的关键因素,但技术并不等于安全,还需要配套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等,这样核电安全才有保障。
今年“两会”上,中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委员表示,由中广核和中核共同研发的、我国目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完成初步设计并得到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认可,现已进入施工设计阶段。贺禹说,我国发展核电是在其他国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执行的是世界最高、最新的安全标准。
林伯强认为,虽然三代核电技术较二代更加安全,但是技术只是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核电的安全还要看运行记录、配套管理、人才等,现在我国虽然研制成功了第三代核电技术,但是并不能说核电安全就高枕无忧了,目前我国核电技术、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都还有一定差距。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也指出,与美日俄相比,中国核电发展经验尚少,已经投运的15台机组,全部运行记录也就100堆年左右,还不到全世界运行堆年的1%。如果就此断言“中国核电是安全、可靠的”,还为时过早。
上一篇:李克强: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 推动改善生态 下一篇:易事特UPS电源成功护航东方银行
苏州瑞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www.is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