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导航菜单
文章正文
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作者:  发布于2014-09-14 22:35    文字:【】【】【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4月下旬公布的节能减排成绩单显示,“十二五”以来的三年全国累计节能约3.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亿吨。

  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全民参与事业,节能减排取得的成绩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地将其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密不可分。而作为影响整个节能减排事业发展的节能服务产业更是功不可没。

  产值大幅增长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提供给中国工业报记者的报告显示:节能服务产业延续了上一年度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1653.3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55.62亿元,增幅为30.38%。

  作为节能服务领域的一种特殊商业形态,合同能源管理投资也从2012年的557.6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742.32亿元,增幅为33.12%,相应实现的节能量达到2559.7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399.31万吨。

  从企业数量来看,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从2012年底4175家增长到2013年底的4852家,增幅为16.22%;产业从业人员从2012年底43.5万人增长到50.8万人,增幅为16.78%。

  在不少行业陷入低迷甚至亏损的窘境下,节能服务产业的这组数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繁荣”一词。的确,这从4月初在北京召开的被誉为产业“达沃斯”的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上可见一斑。

  当日,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税总局、工信部、节能服务公司、金融投资机构、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会员单位,以及致力于节能减排事业的相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国际机构、用能企业等近千人参加了峰会,会议规模空前。

  在主题为“政策推动产业腾飞”的环节,该峰会主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担纲主持,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能处处长陆新明、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战略规划处处长田成川、财政部经建司调研员查艾军、国税总局所得税司企业所得税处副处长宋哲等官员罕见地同时亮相引发强烈关注。

  四位官员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尤其是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财政奖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使与会者对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进程中政策导向的重要作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他们还现场回答了节能服务公司的疑难问题。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就是向污染宣战,在此过程中节能服务产业地位凸显。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房庆在阐释行业快速扩张的原因时说,节能服务产业作为一个绿色的、新兴的朝阳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力抓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拉动社会就业的强劲动力,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利好政策支撑

  作为政策驱动型的行业,节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一直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直接得益于国家政策及节能服务企业两端同时发力。

  EMCA主任吴道洪告诉记者,自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以来,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持续向好。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把节能服务产业带入新的发展轨道,节能服务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2013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政策,涵盖了财政奖励、税收优惠、金融创新等诸多方面,都指出要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加快发展节能服务产业。

  在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何炳光看来,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政府要加大节能增效减排力度,才能为节能服务产业拓展广阔的市场。有需求才有市场,否则也是无源之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与国家节能减排目标要求密切相关。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宋哲。他认为,节能是低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税收政策调控来提高企业节能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据他介绍,国税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下发的《落实节能服务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征收管理问题的公告》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原来三免三减半的范围比较窄,现在拓宽了范围;再如,进一步明确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主体。”

上一篇:清能德创上海、深圳办事处正式成立 下一篇:微柏:工业机器人助推数控操作升级

苏州瑞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www.isch.com.cn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2-2018 苏州瑞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