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导航菜单
文章正文
李毅中:工业仍然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作者:  发布于2014-09-14 22:30    文字:【】【】【
       

   

在5月24日召开的中国工业论坛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支持、中国工业报社主办、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作技术支撑的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结果首次发布。图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颁奖后与获得“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2013年度评价前百名”的企业代表合影。 (记者 王振生 摄)

     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仍然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制造业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民经济要靠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拉动,要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要靠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拉动。

  在5月24日召开的第十届中国工业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强调,由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提法为时尚早。

  会上,李毅中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工业经济的运行情况,提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需要重点关注五个方面问题。

  A 调整固投结构 加大技改力度

  提 示: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大力调整投资结构。工业投资要有进有退,产能过剩行业不要再铺新摊子。技改是提升GDP质量的有效措施,要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投资效率。

  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高达44.7万亿元,扣除农户为43.65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当年GDP56.9万亿元,同比增长7.7%,增长绝对数为4.1万亿元。2013年投资与GDP相比已达78.5%,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而“十一五”、“十五”、“九五”这个数字分别为59.98%、41.58%、32.83%。按一般规律投资约有三分之一转化为消费,这样在GDP一次分配中,预测2013年投资率将超过50%,消费仍明显不足,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是沉重的话题。我国投入产出比长期以来是5∶1左右,国际水平在3~4,而去年我国为10以上,投资效益系数下降到不足0.1。如此下去,如投资仍保持年增幅近20%(2014年预安排17.5%),GDP年增幅7.5%左右,5年之后,投资就可能超过GDP总量。这将进一步推动和诱发信贷扩张、赤字增加、加速卖地、债台高筑,一季度一些省市卖地收入再创新高,不少地方“土地财政”愈加明显。诚然投资仍是拉动经济的关键措施,保持一定的增幅是必要的,但必须注重两个问题,即控制总量和调整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增长,更重要的是大力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的效率。

  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比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同比增长15%,回落2个百分点,但房地产开发投资热度不减。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高达20%,今年一季度提升到22.5%,应落实相应调控措施,不易过度扩张。城市的盲目扩张应予抑制,据统计,对12个省区的144个城市调查显示,地级市规划平均要建1.5个新城新区,省会平均要建4.6个新城新区,应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有效控制。加大高铁、高速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须的,但也应从长计议,计算投资回报年限。工业投资要有进有退,不宜下降过多,产能过剩行业不再上新项目,不要再铺新摊子;特别要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存量的优化改造升级。

  技术改造是内涵发展的战略体现,是针对品种质量、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更新设备、安全生产,尤其是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工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投入,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效益好。总结历史经验,投入产出比可达3∶1(产出包括利、税、折旧、工资、利息),是提升GDP质量的有效措施。还要适度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前提是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着力开拓市场、扩大内需,也要防止盲目扩张。2013年数据显示,在工业投资中技术改造占42.5%(如不包括扩建只占27.7%),应当继续提高到先进省市65%的水平。美国是在1955年实现工业化的,从1947~1978年期间技术改造占工业投资的69%;西欧诸国在上世纪50年代技术改造也达到50%左右。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技改资金贴息的作用,四两拨千斤,带动更多的企业自有资金、地方资金、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投入到企业技术改造中。技术改造不要追求量的扩张,而要注重于质的提高,用以提高工业增加值。希望企业家们继续坚持内涵发展做强做精主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B 强化节能减排 落“实”生态文明

上一篇:SICK推出TIM351 迷你型激光扫描器 下一篇:物流装备看好绿色与智能技术

苏州瑞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www.isch.com.cn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2-2018 苏州瑞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